農村中的結晶——旗美社區大學校刊的足跡
![]() |
旗美社區大學校長張正揚(左)與校刊總編輯劉逸姿(右)。 攝影/劉德苓 |
【記者劉德苓、林妤瑄、陳雅婷 報導】
現代訊息量龐大,很多事情總是一眼匆匆便被人遺忘。但是在這樣快速的時代中,仍有人堅持著自己的理念,想將最純樸的一面保存在白紙上,並將紀錄流傳給後人,進而引起大家的關注——旗美社區大學校長張正揚,正是其中的一人。
張正揚說,《旗美大學社區報》自第一年成立時就有兩個辦報宗旨,第一個目的是想要留下紀錄,第二個目的則是想要讓各個區域有所串連交流。
旗美社區報不僅僅只為「紀錄」發生了什麼事情,也為了要連結地方上的人,讓在不同地方的人能互相了解對方的理念,也想把所記錄下來的東西分享給大眾。
![]() |
張正揚校長拿著「紀錄」的月曆。 攝影/林妤瑄 |
事實上,災區需要的其實不多,但眾人總是沒有掌握真正的問題;而災區更細緻、更進階一點的需求也沒有傳達給大眾,並沒有一個良好的平台能成為雙方溝通的橋樑。也因此,張正揚覺得校刊可以協助、反應災區林林總總,作為社區的溝通平台,讓世人看見這些居民真正的需求。經歷了這四期報導的經驗,讓張正揚看到了旗美社區報未來還有更多未知的可能性。
![]() |
旗美社區大學社區報的點滴。 攝影/劉德苓 |
張正揚對於辦報的理念與他辦學的理想相呼應,不只要組織地方,甚至要擴大範圍,包含各式各樣的人與議題,是一種結晶紀錄。他並希望可以透過社大這個平台,讓大家可以互相認識,使不同發展程度的鄉鎮區的學生們可以相互交流、激勵,並回頭反思有什麼是自己可以做、要去關心的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