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莊社大「聲音鑄造所」 用聲音記錄溫仔圳
新莊社大學員於成果驗收時,利用聲音與文字的紀錄來解說溫仔圳的人文景觀。圖為學員黃子芸。 攝影/邵昱豪
|
新莊社區大學主任秘書曾美慧說:「重劃案通過的話,有幾千座工廠要被遷廠,我們覺得不可以這樣,他們走過的痕跡應該要被記錄下來。」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塭仔圳,社大於今年一月舉辦第一梯次的聲音鑄造所活動,目標是希望能再辦進階課,才能對於溫仔圳做更深刻的紀錄。
此活動的聲音課程由獨立音樂工作者蕭芸安指導。她是社大音樂老師。,蕭芸安表示,在這次課程中想傳達給學員「聲音地景」這個觀念,「聲音的缺點是它看不到,但優點也是看不到。」聲音與影像不同的地方是,能帶給人更多想像與詮釋的可能性,因此用聲音這個媒介來記錄塭仔圳格外重要。
文字課程則由獨立報導工作者陳泳翰指導學生,除了解說採訪技巧,也協助學員擬提綱、撰寫採訪稿,並親自帶著學員採訪工廠老闆。課程的最後一天是成果驗收,學員將採集到的聲音與文字結合,呈現對於塭仔圳的認識與紀錄。
曾美慧說:「其實社大一直以來都想要記錄地方。」而溫仔圳市地重劃區就在自己所生活的地方,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人認識自己所存在的土地,「是十分重要的」。
留言
張貼留言